胎教之後……音樂培育的4個省時建議

打從BB在媽媽肚子裡達16-18週開始,便已聽到聲音。雖然胎兒未能明白說話的內容,但是語調和節奏能為胎兒帶來感受,甚至記憶。因此,很多父母都十分重視胎教,經常跟寶寶說話,更會特別播放古典音樂如莫札特及巴哈等音樂大師的作品,盼望能培育寶寶的音樂細胞。那麼寶寶出生之後呢?

當初生寶寶正式來到世界,父母就開始忙得不亦樂乎,因此胎教往往只停留於胎兒時期,也別說再擠出時間進行音樂培育了。但其實只要將音樂培育融入生活,按孩子的日常生活如睡覺、吃奶、吃飯和講故事時間等,設定不同的音樂主題,既可藉音樂幫助和提示孩子完成該活動,亦能增加孩子聆聽音樂的機會!以下提供4個省時省力的建議。

1. 家長可根據孩子的特性,選擇適合他們進行該活動的節奏和旋律,如孩子經常在飲奶途中睡著,爸爸便應為他選一首節奏較明快,聲音較響亮的樂曲,餵哺時讓寶寶聽著,情況有望得到改善。

2. 歌曲款式宜少不宜多,最好有一兩首「主題曲」,然後重複播放。對小朋友來說,重複是建立習慣和學習的重要基礎,太多變化反而讓他們難以適應,父母不必怕他們會感到悶,不然家長們也不會常常用疊字形式在BB面前喊自己的稱呼,盼望聽到寶寶說第一句「爸爸、媽媽」吧!

3. 父母或會在坊間購買不同音樂CD,但除安眠曲CD之外,一般童謠CD的歌曲鋪排會因應主題而異,有時兩首樂曲的節奏和風格會迥然不同,這樣會令孩子難以適應,或一下子打破了其投入的狀態。建議自行將歌曲按性質分類,將歌曲歸入不同文件夾,依照不同需要而使用。

4. 時間如此寶貴,科技又如此發達,不用分類CD也能播放不同音樂。善用科技產品的便利,如MP3或智能電話等,只要將它們連接音響,就可以快速找到合適的音樂播放,而且毋須時常換碟,省時省力!

撰文:Toothy Buddies顧問團隊(包括兒童教育專家、心理學家、兒科職業治療師等)

6060 views

inter scroller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