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拆解從飲食到生活中防癌的5大迷思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01.06.2020
根據2019年12 月衞生署數據顯示,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單是2018年,已奪去超過14,400 人的生命,佔全港同年整體死亡人數近三分一(註1)。防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不少偏方、抗癌方法亦在坊間相繼而出。究竟這些偏方是民間智慧,還是謬誤呢?現在一一拆解。
 

迷思一:飲紅酒有益,兼具防癌作用?

經常聽到喜歡飲兩杯的朋友說「飲酒健康」,因為製作紅酒所使用的葡萄內含有植物二級化合物白藜蘆醇(resveratrol)。它是植物用以抵禦細菌、真菌而產生的物質(註2)。在部分動物實驗中,顯示用於動物身上亦有幫助。不過,目前還沒有可靠的證據可以證實白藜蘆醇對人體健康的幫助(註3),至於防癌功效仍然成疑。

既然防癌功效未得到證實,飲酒還是不要過量。事實上,飲酒會帶來風險,在吸收酒精的同時,會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難怪世衞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酒精列為一級致癌物,認為是患上癌症的誘因。加上酒精飲品熱量高,容易做成中央肥胖,帶來啤酒肚。單是每日一杯啤酒,都足以增加患癌風險,若年輕女性有飲酒習慣,更大可能患上乳癌。
 

迷思二:吃牛肉和雞肉增加患癌風險?

曾經有很多報導指出吃紅肉、雞肉會增加患癌風險。就連癌症患者也要避免進食,以免加劇癌症程度或復發。其實一切與均衡有關,凡事過量都會「物極必反」。人體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幫助身體細胞修復。肉類含豐富蛋白質,而牛肉更有豐富鐵質,可幫助身體造血。雞肉呢?雖含有激素,但現時入口的雞隻必須通過嚴格檢疫,確保激素和抗生素含量沒有超標。反而雞肉含有優質蛋白質,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只要大家吃得適量,男士每天5-8兩,女士每天5-7兩,對患癌並不會做成太大風險(註4)。
 

迷思三:大熱生酮飲食法除了減肥,還可以抗癌?

其實極端的飲食習慣,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近年流行的生酮飲食法(Ketogenic Diet) 經常被吹噓有抗癌能力。一般人認為這種飲食習慣可令癌細胞無法利用酮體,所以不良細胞、癌細胞不能得到酮體作為動力(註5)。加上生酮飲食模式類似斷食法,不足以讓病人虛弱,是最適合癌症患者的飲食方法。
 
然而,這個極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的飲食法是存在副作用的,壞膽固醇會增加、導致血糖過低、腎結石、骨質疏鬆及缺乏部分營養素,亦會產生如便秘、腹瀉、噁心和口臭等不適徵狀(註6)。
 

迷思四:化療期間最好足不出戶?

另一極端的行為是足不出戶,人們經常覺得外面世界很危險,窩在家中最安全。但曬太陽是有需要的,陽光為人體產生維他命D,又可以增進骨骼健康,更可以活化對抗病菌的T細胞,罹癌風險降低(註7)。加上陽光中含有藍光,可以增加體內過氧化氫(H2O2),以提升免疫力(註8)。大家不如到空氣清新的公園或戶外地方散步,舒展身心,強健體魄。
 

迷思五:所有醫保都可助你對抗癌症?

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兩方面都做足後,大家可考慮購買健康保障,為未來打強心針。購買醫保有助應付患病時的醫療開支,如住院費、手術費等。不過,坊間醫保計劃眾多,購買前要了解清楚保障範圍,選擇適合自己的計劃。

以中國人壽(海外)的「國壽海外」尊尚醫療保險計劃為例,這計劃全數賠償主要住院及手術開支(須受限於每年最高賠償限額),保障範圍延伸至住院前後的治療,還涵蓋癌症治療、中醫治療等,而且保證續保,不設終身賠償限額,還特設出院免找數服務,為大家提供周全的保障(註9)。安心可以締造好心情,也是抗癌妙法。

順帶一提,由即日至2020年6月30日成功投保,更可享10%首年保費折扣優惠 (註10)!

備註
中國人壽 (海外) 股份有限公司
查詢:3999 5519
網址:www.chinalife.com.hk

特約資訊
12186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