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可致嚴重後遺症 及早接種疫苗預防勝於治療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16.09.2020
腦膜炎聽起來可怕,萬一受感染後果更可大可小!這種病大人小童都有機會受感染,但究竟兒童染上會有什麼症狀或影響?而又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呢?在這個疫症橫行的年代,準爸媽更要做足功課,即睇兒科專科陳亦俊醫生講解並及早作出預防。
 

1. 腦膜炎是甚麼?當中成因包括? 


學童階段的小朋友除了發高燒外,會出現頭痛和頸部感到僵硬,因腦膜出現炎症而影響腦部功能,所以亦有機會畏光。

而腦膜炎雙球菌是導致腦膜炎其中一種最常見的病菌,腦膜炎雙球菌入血會引起嚴重併發症,全身出紅疹,若果情況嚴重,更有機會短時間內致命。
 
 

2. 腦膜炎雙球菌是否為兒童常見疾病?  


陳醫生指出,腦膜炎並不算常見疾病,以兩歲以下幼童來說,若果發高燒但沒有明顯病徵,如傷風、流鼻水、腸胃炎痾嘔等,通常有三大疾病要考慮,分別是:玫瑰疹、尿道炎和腦膜炎。這三種疾病是幼童發高燒而沒有明顯病徵,而腦膜炎是當中最嚴重的疾病,儘管腦膜炎並不常見,但偶然也有病例,而且萬一不幸感染會導致許多併發症或慢性後遺症,所以兒科醫生認為預防勝於治療,發生一次情況已經不理想。
 

3. 哪幾類人士屬於患上腦膜炎雙球菌的高風險群組?病菌傳播的途徑包括?


病菌主要傳播途徑經飛沫、唾液傳播,或直接接觸,而當中最容易患上腦膜炎雙球菌可分為以下四類的高風險群組︰
  • 第一類︰免疫系統未成熟的出生嬰兒,0-5個月的幼嬰發病率最高
  • 第二類︰參與學前班及幼兒園的學童,社交接觸增加感染機會
  • 第三類︰海外升學的青少年,因長時間身處人多的地方,如學校宿舍,社交接觸頻繁
  • 第四類︰外遊人士,如到訪高發病率地區,例如非洲及中東國家,如沙地阿拉伯政府規定前往麥加朝聖的旅客必須出示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的接種證明文件。  
 

4. 如不幸染上疾病,有甚麼嚴重性?


陳醫生指出,如不幸感染腦膜炎,初期症徵與感冒相似,包括發燒、頭痛、喉嚨痛等,可是24小時内有機會急劇惡化至腦癎症,精神錯亂及失去知覺,甚至致命程度。

腦膜炎會令小朋友抽筋,繼而令腦部缺氧,留下長久後遺症例如影響智力發展、失聰、聽力受損。更嚴重的情況,腦膜炎雙球菌入血影響其他器官,導致心肌炎、肺炎、關節炎等,有機會在24小時內致命。
 

5. 如何從日常生活習慣、飲食預防感染腦膜炎雙球菌? 


 想為小朋友預防感染腦膜炎雙球菌,陳醫生建議以下四個方法︰

1)飲食均衡
‧ 多攝取維他命C、多飲水,提升免疫力;

2)休息要充足
‧ 睡眠不足非但會影響生長發展,同時會降低免疫系統能力,尤其5歲以下幼童,睡眠要足夠之餘,質素亦一樣緊要;

3)家長可做感染控制
‧ 多病菌的季節要幫小朋友戴口罩、勤洗手。定期清潔家居,防止病菌殘留在家居環境;
 
4)為小朋友安排打預防針
‧ 近年兒科醫生建議初生嬰兒接種腦膜炎雙球菌預防針,唯現行政府的免費疫苗計劃並不包括這項接種計劃,需要家長自行與兒科醫生配合安排接種。

6. 有甚麼疫苗可以預防?疫苗如何提供保護?接種疫苗後會有副作用嗎?

 
現時市面有兩款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可以預防腦膜炎,一款是針對ACWY血清型的疫苗,另一款是只針對B型腦膜炎雙球菌預防針。兒科醫生建議週齡6星期起的嬰兒已可接種以上兩款疫苗,完成接種後能產生對血清型A、C、W135、Y,以及B的抗體,全面保護嬰幼兒預防感染。接種後會出現低燒的輕微副作用,服食退燒藥便可處理;若果高燒持續不退,便需就醫診斷是否有其他病因。至於打針位置出現紅腫,亦屬正常現象。

陳醫生指兩款疫苗接種安全,保護率達八至九成,有效減低感染率,就算不幸感染腦膜炎,亦能減低嚴重併發症的機會,能夠作出長效保護作用,因此嬰幼兒愈早接種愈有保障。

對於有誤解認為初生嬰兒有母體抗體就安全,不用打疫苗。陳醫生認為這說法大錯特錯,母乳的抗體透過懷胎或餵母乳傳送給寶寶,可是只起到短暫的作用,寶寶過了半歲就已經失效,亦不會對病菌有針對效用,未能完全預防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因此陳醫生鼓勵幼嬰的父母可盡早在嬰兒出世後,向兒科醫生查詢預防腦膜炎雙球菌的疫苗,並安排詳細的接種計劃。
 
 
資訊由兒科專科陳亦俊醫生提供

 
9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