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嗚嗚嗚呀…」突然聽到孩子的哭聲,作為家長定會心裡一沉,立即看看他發生什麼意外!額頭瘀傷了?膝蓋擦損了?無論是哪裡受了傷,你都會非常心痛。想預防家居意外發生,就要從教育及預防措施入手。

好奇,是人的本性,尤其是1至3歲的幼兒,對身邊一事一物都感興趣,喜歡四處探索,並通過手和五官去觸摸及感覺事物與學習;4至6歲的小朋友,則愛跑跑跳跳,攀高爬低。因此,最常見的家居意外,不外乎撞傷、夾傷、跌傷及燙傷等。

留心家居環境
幼兒尚小,家長一般會讓他們留在家中,學習爬行、學步及攀爬等動作。要避免「隱形殺手」有機可乘,家長應為孩子安排安全的活動地方,例如在孩子的活動範圍加上軟墊或防滑墊,並經常保持地面乾爽,減低跌傷滑倒的風險。開關門時,須留意子女是否在身旁,門邊及角最好加設防護膠,以免孩子被夾傷或撞傷。
Image: Serge Bertasius Photography / FreeDigitalPhotos.net
幼兒尚小,家長一般會讓他們留在家中,學習爬行、學步及攀爬等動作。要避免「隱形殺手」有機可乘,家長應為孩子安排安全的活動地方,例如在孩子的活動範圍加上軟墊或防滑墊,並經常保持地面乾爽,減低跌傷滑倒的風險。開關門時,須留意子女是否在身旁,門邊及角最好加設防護膠,以免孩子被夾傷或撞傷。
Image: Serge Bertasius Photography / FreeDigitalPhotos.net

檢查不穩傢俱
在家裡學走路時,小孩會靠著身邊的傢俱,一步一步慢慢前進。此時,滾動式椅子、折疊式桌椅等都有機會成為「兇手」,令他們跌傷及夾傷!即使孩子仍在用學步車走路,亦應定期檢查輪子是否穩固,以免發生意外。
在家裡學走路時,小孩會靠著身邊的傢俱,一步一步慢慢前進。此時,滾動式椅子、折疊式桌椅等都有機會成為「兇手」,令他們跌傷及夾傷!即使孩子仍在用學步車走路,亦應定期檢查輪子是否穩固,以免發生意外。

小心物品擺放
另外,物品的擺放位置是否安全,如尖細的物品有否妥善收藏。熱水瓶、玻璃器皿、藥箱、利器、針線、刀具及打火機等,都不應放在外露及幼兒易捉摸的地方;細小的東西如萬字夾、橡皮筋、硬幣都要收藏在盒子裡,以免他們誤吞哽傷,甚至窒息。
另外,物品的擺放位置是否安全,如尖細的物品有否妥善收藏。熱水瓶、玻璃器皿、藥箱、利器、針線、刀具及打火機等,都不應放在外露及幼兒易捉摸的地方;細小的東西如萬字夾、橡皮筋、硬幣都要收藏在盒子裡,以免他們誤吞哽傷,甚至窒息。

慎選安全玩具
選擇玩具時,家長應考慮子女的能力,留意玩具的設計、配件及質料安全。如1歲以下的幼兒,多會把玩具放入口中,家長應選擇體積較大及配件較少的玩具,以免造成哽塞意外。
選擇玩具時,家長應考慮子女的能力,留意玩具的設計、配件及質料安全。如1歲以下的幼兒,多會把玩具放入口中,家長應選擇體積較大及配件較少的玩具,以免造成哽塞意外。

教育為本
家長應多陪同子女探索或嘗試不同的事物,在安全的環境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教導幼兒當中的危險性。例如父母與孩子一起觸摸較熱的毛巾(幼兒能承受的度),可讓他們認識熱的感覺,並同時教導幼兒每當父母說熱的東西時,便不能觸碰。
幼兒經過親身的體驗後便會加深印象,每當再遇上同樣的感覺時,會回憶經歷,對危險的東西加以防避,從而減少意外的發生。
Image: Jomphong / FreeDigitalPhotos.net
資料來源:協康會
家長應多陪同子女探索或嘗試不同的事物,在安全的環境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教導幼兒當中的危險性。例如父母與孩子一起觸摸較熱的毛巾(幼兒能承受的度),可讓他們認識熱的感覺,並同時教導幼兒每當父母說熱的東西時,便不能觸碰。
幼兒經過親身的體驗後便會加深印象,每當再遇上同樣的感覺時,會回憶經歷,對危險的東西加以防避,從而減少意外的發生。
Image: Jomphong / FreeDigitalPhotos.net
資料來源:協康會
9662 次閱讀
最高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