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行三大練習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16.01.2014
幼兒初初起步,身體有如一座「層層叠」,要順利走出他們的路,就要協調身體的每一「層」,包括頭、身、臀和手臂;如開步太快,衝力太大而上層的身體未能固定的話,便會容易跌倒。這時的幼兒,需要有良好的平衡力、肌力與動作協調能力;家長要鼓勵他們多練習,令幼兒的平衡感應系統及動作協調盡快成為一對好拍檔,以便順利學行。
若寶寶遲遲未能放膽學行,家長不妨參考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的意見,試試以下3個平衡練習(只適合已能坐穩、爬行及扶著傢俬站立的幼兒):

1. 讓幼兒背靠梳化站立,當他表現出自信時,便鼓勵他活動雙手,如搖搖鈴;因應情況可逐步加大幼兒雙手擺動的範圍。

2. 扶著幼兒雙手,輕輕拉著他向前後、左右搖擺,引導他順著方向踏步,如能做到,可慢慢加快拉動速度,加快他的平衡反應。

3. 扶著baby雙手在有彈性的梳化上輕輕上下彈動(雙腳毋須離開梳化),每次跳動的時間越長越好;彈動時可以播放歌曲配合,增加其興趣。
引導孩子學行期間,家長亦需注意家居物品擺放,以免阻礙他們的走路。如擔心幼兒學行時跌倒,可在地面鋪上厚厚的軟墊,但要注意軟硬度,太軟會令平衡難上加難,影響幼兒放手的信心。
此外,幼兒太早穿鞋子,尤其是不「貼腳」的BB鞋,會成為腳上的「絆腳石」,容易跌倒,宜盡量避免。
學行是幼兒成長的必經階段,跌跌撞撞在所難免,家長不要因為怕孩子跌傷而過份保護,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就要放手讓幼兒自己學行,日後才能勇敢地步向未來的路!
 
撰文:協康會
6493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