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15款燜燒壺及保溫飯壺測試|燜燒壺保溫可達12小時?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14.01.2021
帶飯上班上學,如果不想使用微波爐,就要用到保溫食物壺,但市面上的食物壺效能到底如何呢?消費者委員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測試了15款保溫食物壺的效能,當中包括8款燜燒壺和7款保溫飯壺,測試項目包括保溫效能、實際重量及容量、方便程度及標籤資料。結果顯示,所有燜燒壺都比保溫飯壺保溫效能更佳。

燜燒壺和保溫飯壺 保溫效能測試

燜燒壺和保溫飯壺的內外層均採用不銹鋼製造,中間夾層真空,以達致保溫效果。將各樣本注滿約95℃的熱水預熱,再量度盛載熱水6小時、8小時和12小時後的溫度。至於3層的保溫飯壺樣本,由於一般聲稱最上層可載「常温」食物,故除於中下層容器盛載熱水外,亦於上層容器注入4℃冷水,以模擬泡菜、醃漬物等冷盤小食。

測試結果顯示,8款燜燒壺樣本於盛載熱水6小時後,量得的温度由76.4℃至63.6℃,符合歐洲標準(高於62℃)。而8小時及12小時後量得的温度範圍分別由72.3℃至58.6℃,以及由65.6 ℃至48.6℃,反映保温效能隨存放時間而下降。

至於7款保溫飯壺樣本中,5款2層樣本盛載熱水6小時後,有2款的上下層容器量得的水温由49.1℃至40.3℃,低於歐洲標準(高於50℃)。只有1款上下2層容器均高於50℃。而8小時及12小時後,所有樣本量度的水溫均有所下降,最低更達 29.6℃(12小時)。

最後2款3層的保温飯壺樣本,6小時後,中間及下層水温均高於50℃,但上層水温則由4℃上升至32.6℃至31.2℃,顯示上層容器的温度會隨中下層容器或周圍的熱能傳導而上升。


燜燒壺和保溫飯壺 實際重量、容量及方便程度測試

15款樣本的實際容量全部都與聲稱不符, 所有保溫飯壺的容量均少於聲稱,最少低15.6%,最多達32.1%。至於燜燒壺則有7款的容量少於聲稱2.5%至10%不等;惟有1款燜燒壺量得的容量是比聲稱的容量大。

量得容量比聲稱大的樣本:
  • 鷹牌Eagle — 真空保溫湯飯壺
    • 聲稱容量:750毫升
    • 實際容量:755毫升
食物壺容量越大,所用物料或會較多較重。測試計算樣本淨重和容量的比率,7款保温飯壺只獲1.5至3.5分,其間隔物料佔用空間,卻不能盛載食物,較不輕便;而8款燜燒壺則有4至5分。

5款表現最佳燜燒壺列表

  • 膳魔師 Thermos — 高真空不銹鋼食物罐SK-3020
  • 象印 Zojirushi — 不銹鋼真空燜燒杯SW-JXE75-RV
  • 鷹牌 Eagle — 真空保溫湯飯壺
  • 虎牌 Eagle —保溫食物壺(棕色)
  • bbbyo — Foodie Insulated Lunch Containers

消委會提醒使用燜燒壺及保温飯壺時,應留意以下事項:
  • 燜燒壺只有保温功能,而非用作煮食,要謹記燜煮前應先將生鮮食材煮熟, 才放入壺內繼續燜焗至入味及變軟;
  • 壺內食物應保持在60℃以上,以免滋生細菌,故建議在6小時內盡快食用。即使未能1次吃完,也不應保留稍後再吃,以避免食物安全風險;
  • 使用前可先注入沸水預熱,將水倒掉後才倒入食物或湯水,以延長保温的時 間;
  • 熱湯或食物應最多加至壺蓋下1至2厘米,確保加蓋後不會溢出熱湯而導致燙 傷,也可避免密封膠圈長時間接觸食物;
  • 每次用完後應將壺蓋組件逐一拆開,用温水、洗潔精和軟布清潔,遇有頑固 污漬,可用保温壺專用的清潔粉浸泡及清洗,不應使用漂白劑或含氯成分的 洗潔劑清洗,避免氯化物損壞不銹鋼表面。


Text:Kelvin

>> 讚好家庭生活易Facebook專頁,睇勻產前產後/親子食玩樂最新資訊!
6632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