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孩子不懂答 墮入數字深淵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20.02.2014

10-5等於多少這條簡單的數學問題,相信難不到6、7歲的學童。但對即將升讀小二的朗朗,卻無論怎樣也答不對。據朗媽媽表示,原來朗朗自小便不喜歡數字,凡與數字有關的遊戲都拒絕參與,如一般幼兒愛唱的數字歌,朗朗永遠弄不清數字的次序,未唱到一半便放棄了。這真是單純不喜歡數學所致嗎?
 
但朗朗6歲仍不懂看時鐘,又經常忘記自己的生日日期……甚至上了小學後,他仍然對基本的數字概念如8大於5也弄不淸,更遑論簡單的加減運算。最令朗媽媽困惑的是,朗朗其他學科成績尚算不俗,唯獨是數學科的成績特別不濟。最後經臨床觀察後,發現原來朗朗有數學障礙(數障)。但甚麼是數障?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姜源貞表示:「數障的成因與腦部發展異常有關。兒童的記憶力、視覺感知能力,文字理解、排序、資訊處理及視覺空間等方面出現偏差,導致他們難於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如十進制和分數等,故此數學科對他們來說特別困難。
 
「數障兒童的智力其實都是正常的,但數障的徵兆一般在3歲之後才出現,小學一年級時會開始明顯,至二三年級時,他們在數學科上的表現與一般學童的差距就變得越來越大。而往往到這時,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數障不但影響兒童的學習表現和自信心,也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好像他們會因為不理解數字所代表的相應數值或數量,在購物時很容易出現金錢找贖的錯漏。」
 
要幫助子女衝破數障困難,必須有一套循序漸進的教導方法,讓子女慢慢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如透過多感官的活動,輔以實物教材,以強化他們對數字的理解能力。協康會將於2014年3月22日(六)舉辦50周年研討會,下午設有「尋因越障─特殊學習困難學童支援計劃」的數學運算訓練工作坊,屆時將由資深教育心理學家分享如何幫助有潛在數學障礙、或在數學學習上出現顯著困難的小一學童。工作坊現正接受報名,有需要的家長和子女不妨參加。
 
撰文:協康會

3031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