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招讓孩子戒掉「電子奶咀」及「手機上癮」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08.06.2018
你的BB一看手機就乖乖不哭?
你的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看youtube吃得特別滋味?
你經常用玩iPad時間來獎勵孩子?
 
0至6歲,是小朋友發展的黃金期,不但大腦吸收得極快,而且在情緒、學習、思考、社交等多方面,都在這時候打好基礎。你或許會認為,今時今日孩子一定有機會接觸電子產品,只是早晚的問題。讓你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之前,先想清楚這是基於學習的「需要」,還是你們的懶惰 ── 看著五光十色的屏幕在轉動,讓孩子忽然變得專心又乖巧,難道真的有問題嗎?

研究證明電子產品影響兒童視力及表達能力
 
香港眼科醫學院與香港眼科學會於2015年發表過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一受訪家長家中幼童於2歲之前已開始接觸電子屏幕產品,另有7%兒童曾因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而引致視力健康問題需向醫生求助。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團隊曾做過實驗,觀察了 900 位兒童長達 18 個月,發現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每增加 30 分鐘,孩童表達能力遲緩的機率就上升了 50%。
 
韓國大學曾研究 19 名被診斷為網路或智慧手機上癮的十幾歲男孩的大腦, 與 19 名未成癮的青少年相比,成癮男孩的大腦中氨酪酸(GABA)水平,顯著高於激發神經元的神經遞質麩醯胺酸。GABA 會減慢神經元的速度,減弱注意力和控制力,引發焦慮症狀。

1/4頁
如何得知你的孩子「手機上癮」?
 
當你發現你的孩子從不放過任何玩手機的機會,一旦電子產品 (手機、電子遊戲機或屏幕電腦之類) 被取走,他會表現得非常不滿,繼而情緒暴躁、易怒、討價還價。日常生活專注力每況愈下,嚴重者可能影響學業及社交,寧願埋頭在手機世界,也不願意與父母傾談。

2/4頁
8招戒掉「手機上癮」
 
要孩子戒掉用電子產品,必須由父母做起,以身作則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方法。
  1. 將手機調至震機或靜音模式,關掉通訊程式 (Whatsapp, LINE, Facebook Massenger等) 的通知提示
  2. 如有工作在身,用手提電腦代替手機,讓孩子知道兩者的分別,父母是在工作不是玩樂
  3. 父母也需要ME Time,建議集中趁小朋友午睡或上學時間用手機作消閒
  4. 使用手機時用物件遮擋,盡量讓手機遠離孩子的視線
  5. 社交平台不需要全天候守候留言,設定回覆時間可大大減省使用手機的頻率
  6. 多與小朋友進行有趣的親子活動,例如每周舉行「無手機飯局」並以其他方法獎勵孩子成功達標
  7. 父母的陪伴時間才是最高質的親子時間 (Quality time),室內可一起進行閱讀、唱遊、繪畫、入廚等活動;戶外簡單如到公園執樹葉、跑步比賽、踏單車等都十分有趣。
  8. 明白很多全職媽媽要忙著家務,但這也不是一個「給手機」的藉口。在嬰兒階段,可多提供互動性高的玩具讓BB「自娛」,如:音樂圖書、立體布書、音效按鈕玩具等。
3/4頁
就兒童使用電子產品,以下是美國兒科醫學會發出的一般指引:
  • 避免讓18個月以下的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 18-24個月的幼兒使用屏幕產品須嚴選高質節目且需陪伴觀看及引導
  • 2-5歲幼兒不宜每天觀看多於1小時屏幕
由今天起,讓孩子觸摸更廣濶的天空,探索未知的世界;做個不妥協的父母,讓孩子有個不一樣的快樂童年!
 
#靚太Club 靚媽親身分享
[育兒有感] 電子奶咀 定 與時並進
成為媽媽之後,伴隨著長期靜音的手機
【育兒心得】請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text_Florence

4/4頁
15736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