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回暖,是郊遊的好時節。爸爸媽媽可以帶囝囡離開煩囂,到郊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除了坐在大樹下野餐,在草地上奔跑,當然少不了大人細路都愛玩的紙鷂!出發前,不如與孩子一起動手,親自製作屬於你們的風箏?

別少看風箏的存在價值,從製作到放風箏的過程,都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當爸媽與子女一起準備材料、構思風箏外形時,可以激發小朋友的想像力;製作時,又可以訓練他們的手工;放風箏一刻更需大人輔助,才能成功令紙鷂高掛天空,小朋友既知道分工的重要性,又能得到滿足感!

決定與子女製作風箏,首先要與子女一同構思它的外形。你可以引導他們從動物、圖案方面著手。以上圖為例,花朵、蝴蝶、金魚等都是入門級idea!

之後,就由父母畫出草圖,並仔細考慮風箏大小、接縫位置等。完成草圖後,可以請孩子為草圖填上顏色,畫上花紋。

確定風箏外形後,你可以帶孩子到文具店購買製作材料。選購時請根據風箏大小、顏色等揀選所需物資。
基本材料:彩色馬拉紙、竹條、針、風箏線卷軸、魚絲、剪刀、漿糊

準備好材料後,就可以開始製作過程。首先由父母操刀,將竹條結合成理想的圖案,並用魚絲固定。

風箏骨架成形後,父母可根據其外形裁剪馬拉紙。裁剪時,每邊應預留多2cm長度,以便黏貼。
剪好馬拉紙後,父母先將馬拉紙邊分段剪開,然後交由小朋友出手,用漿糊將邊界黏上竹條。

接著,父母要將兩根竹條,以十字形方式固定在風箏骨架中,保持框架穩固。小朋友即可根據之前畫好的草圖,為風箏加上裝飾。

最後,家長要根據風箏外形設計,用縫紉針將線和風箏接縫。接縫方法應以「金字塔」方式繫上(如圖中虛線)。

完成後,你們可以先在附近的公園試放,確保沒有問題後,就可以帶到郊外去放風箏了。以下為大家推介5個不錯的郊外熱點:
1. 大尾督
2. 塔門
3. 石澳
4. 大埔海濱公園
5. 西貢大坳門
部分圖片由giddygiddy提供
Text_Fanny
7758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