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濕疹】家長要點做?醫生教你濕疹護理三步曲 新型非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少 適合小朋友使用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16.02.2021
在香港,嬰幼兒濕疹相當普遍,不少家長都對此感到非常苦惱,想為子女紓緩不適,卻又擔心類固醇藥膏有副作用。究竟家長可以怎麼辦?有沒有其他治療選擇呢?今日請來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醫生為大家一一講解治療濕疹的方法!


▼ 快速連結 ▼
.  


小朋友有濕疹難斷尾?

濕疹是一個常見慢性皮膚炎,又稱為「異位性皮膚炎」或「特異性皮膚炎」,常見於「過敏體質」人士,尤其是小朋友和青少年身上。大多數患者都是由嬰孩時期開始發病,延續至青少年階段,直到成人階段病情或會有好轉,但亦有機會跟隨患者一生,不斷反反覆覆發作。 何醫生表示,濕疹並非由單一因素引起,誘因可以有很多,如環境、天氣、身體狀況、壓力、或者食物敏感等都有機會誘發濕疹發作。病發時,患者皮膚會呈乾燥、 紅腫,甚至患者會因痕癢而抓破皮膚,令濕疹面積逐漸擴大。除了影響外表儀容、日常社交、睡眠質素等等,更有機會對青少年造成情緒困擾。
 

.  

對抗濕疹三步曲

對於小朋友患有濕疹,往往令不少父母感到非常困擾及心痛,更會不斷為子女四處尋找偏方。不過要真正治療濕疹,就要針對根源!何醫生指出,要緩解濕疹可跟著以下三步曲做。

第一,做好保濕潤膚,增強皮膚屏障功能,減低致敏源或刺激物入侵皮膚。何醫生建議患者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用品或潤膚乳液,盡量使用針對過敏性肌膚而設的產品,如俗稱「豬油膏」的Emulsifying Ointment或潤膚膏等天然潤膚產品。

第二,減低皮膚感染的機會。若患者皮膚破損並受到細菌、真菌感染,就需要適當使用抗病毒、抗真菌或抗細菌的局部性藥物或口服藥物治療。部份病人亦會使用消毒劑或稀釋了的漂白水浸浴,可減低感染機會之餘,亦有助紓緩病情。
第三,消炎,亦是最重要的步驟。傳統上大多以類固醇藥膏作為主要治療方法,利用當中成份調節免疫系統並壓抑濕疹病徵。惟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有機會導致體毛增多 、皮膚萎縮變薄等副作用,令不少家長不敢使用,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會影響小朋友發育。不過何醫生直言,抗拒使用藥物治療,會拖延病情,有機會令病情愈趨嚴重,或出現更嚴重的副作用。因此他建議患者應在病情輕微時接受治療,並且病尾好轉後都要繼續治療,以免病情反彈。
 

.  

引入非類固醇濕疹藥膏 適合小朋友長期使用

事實上,除了類固醇藥膏,對於輕至中度濕疹患者現時亦有其他治療方案 ───非類固醇藥膏。現在市面上有三款非類固醇藥膏,其中一款新引入的新型非類固醇藥膏,含有PDE4酵素抑制劑,有效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切斷其自我分裂的能力。這款新型非類固醇藥膏適用於2歲或以上的患者,可以安全用於身體各部位,連面部、嘴唇、耳仔等較薄位置也可使用,可見其安全性之高。

這款非類固醇藥膏除了能控製病情外,其副作用亦比類固醇藥膏更少,因此可長期使用。一般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出現刺痛感、灼熱感等不適感覺,因此需在醫生指引下使用。
根據何醫生過往的診症結果顯示,新型非類固醇藥膏藥膏對輕至中度的濕疹患者來說有明顯作用,而對於某些濕疹病人,亦有輔助作用,能減少類固醇藥物的用量。例如,患者可輪流使用類固醇藥和非類固醇藥,或病情好轉收尾時使用非類固醇藥,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覆發機會亦會隨之減低。

.  

醫生實例分享 病向淺中醫

何醫生更分享一個病例:「最近有一名長期被濕疹困擾的男孩,使用類固醇藥膏治療一段時間後漸漸失效,皮膚出現耐藥性,而且因長期進行戶外活動,出現皮膚色差問題,並形成大大小小的斑點。後轉用新型非類固醇藥膏,男孩稱很喜歡使用這個藥膏,而且濕疹問題及皮膚色差問題都大大改善了。」
 
何醫生認為「病向淺中醫」,一定要在病情輕微時治療,不要忍。若小朋友患有濕疹,家長一直不敢去醫治,一直拖下去很容易令到皮膚形成了一個很頑固的記憶及不良的副作用。家長不妨大膽向家庭醫生或兒科醫生查詢,或者可以使用新型非類固醇藥膏,及早改善病情。
 

資訊由何學工醫生提供
27537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