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知多D | 一般醫療保險與自願醫保有何分別?爸媽為新生子女投保4大注意事項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08.11.2019
寶寶即將出世,新手爸媽有一籃子準備功夫,例如一早計劃到哪間醫院生B、佈置BB房、執好「走佬袋」等等。有些爸媽為了做足更全面保障,會替新生子女買保險,但究竟投保一般普通保險,或自願醫保有何分別?以下就購買自願醫保的重要性、購買細節為各位新手爸媽詳盡解釋,以及有何秘技方便比較自願醫保產品。


 
Q1︰一般普通保險與自願醫保有何分別?

從以下列表可以一覽各項對比︰
自願醫保計劃一般住院保險
設有標準的保障條款保險公司可自行設定保單條款
15天到80歲也可投保初次投保的年齡上限多為65
不設終身保障額上限可設終身保障上限
保證續保至100續保時可能要重新核保
保障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疾病可以拒絕保障投保前已有疾病
保障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可以拒絕保障非手術癌症治療
保障在香港醫院接受的精神病治療可以拒絕保障精神病治療
保障訂明診斷成像檢測 (投保人需分擔30%的共同保險費用)可以拒絕保障成像檢測
至少21日冷靜期由保險公司決定冷靜期
可以扣稅不可扣稅


自願醫保設有受政府規範的標準保障條款,換句話說,所有保險公司提供之自願醫保計劃的標準計劃,其基本保障必須是劃一的。但,保險公司卻可自行設定一般醫保保單條款,對於一般不熟悉保險細則的市民而言,會較難分辨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險


‧ 投保人士由嬰兒 (15天)至80歲均歡迎,且一旦受保,即保證續保至100歲,毋須擔心續保時需要重新核保而被拒。相對由保險公司決定冷靜期,自願醫保的投保人可享有至少21日冷靜期,期間可取消保單並全數取回已支付之保費。而更重要的是,自願醫保計劃會保障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疾病,而一般醫保則可拒絕保障投保前的已有疾病。


自願醫保不設終身保障額上限,而且亦規定需保障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在香港醫院接受的精神病治療、及訂明診斷成像檢測,而一般醫保則可設終身保障上限,並可以拒絕保障上述項目。

‧ 一般醫療保險保費開支不可扣稅,但若納稅人為自己或其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則可申請稅務扣除。「指明親屬」指保單持有人的:
-       配偶;
-       未年滿18歲 / 年滿18歲,但未滿25歲並接受全日制教育 / 年滿18歲,但因身體上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而不能工作的子女;
-       未年滿18歲 / 年滿18歲,但未滿25歲並接受全日制教育 / 年滿18 歲,但因身體上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而不能工作的兄弟姊妹;或
-       未年滿55歲,但有資格根據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索津貼 / 年滿55 歲的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Q2︰家長為甚麼要為新生子女購買自願醫保?

發病年齡是保險公司衝量會否對「先天性疾病」作出賠償的重要指標。自願醫保計劃保證保障「未知的」已有疾病以及8歲後出現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有別於一般醫療保險普遍不保障未知的已有疾病及16至18歲前確診的先天病,對小朋友而言就更有保障。
 
在子女出生後15天即可為其購買自願醫保,及早購買便能有效為初生BB的住院醫療提供保障。假若子女將來不幸確診患上先天性罕見病或長期疾病,長遠而言,不設終身保障額上限的自願醫保更適合用作承擔沉重的醫療開支
 
另外,成長中的小朋友一般容易意外受傷,大部分自願醫保產品已涵蓋「意外門診治療」保障,一旦小朋友發生意外,需在私家醫院門診部或急症室接受治療,保險公司亦會賠償有關費用。
 
再者,當子女留醫時,不少家長會選擇留在病房過夜陪伴,部分私家醫院需額外按人頭收取「陪床費」,平均由$200至$400不等。自願醫保部分產品涵蓋「住院陪床費」保障,保障額由$280至$1,200不等,基本能夠涵蓋相關開支。
 
最後,由於為家人購買的稅務扣減額並無人數上限,為子女買自願醫保可以為自己扣稅,多份保障之餘又能扣稅,可謂一舉兩得。
 


 
Q3. 購買自願醫保時家長需要留意什麼細節?
 
雖然自願醫保保障「未知的」已有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但其所謂先天性疾病是要8歲後病發才會被納入承包範圍,而有醫生指出大部份較嚴重的先天性疾病多於8歲前病發。雖然自願醫保僅不保8歲前發病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已較一般醫療保險寬鬆,然市面上亦有個別保險產品會承保更早病發的先天性疾病,家長需仔細考量這點。
 
自願醫保雖然保障未知的已有疾病(即不察覺亦理應不察覺的病症),但何為不察覺亦理應不察覺仍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帶,要視乎保險公司如何詮繹,家長購買時亦應把保險公司的聲譽納入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
 
雖然自願醫保計劃保證保障「未知的」已有疾病,然而大部份自願醫保產品均設「等候期」(個別靈活計劃除外),對於未知的已有疾病所發的賠償額在頭幾年會有所扣減,家長要按需要格外留意,或考慮個別無「等候期」的靈活計劃。投保後:
 
第1年:不獲賠償
第2年:25%償款
第3年:50%償款
第4年:100% 償款



 
Q4. 初生BB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買自願醫保?如已為小朋友購買一般醫療保險,有需要轉自願醫保嗎?

小朋友出生後15天即可為其購買自願醫保。不論是父母自己或小朋友的保單,考慮轉移至自願醫保前,需小心比較現有醫保和自願醫保在保障、保額、保費及附加保費、不保事項、核保政策等差異,按實際需要而決定。
 
特別在保障範圍方面,關鍵在於小朋友是否需要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當中如終身無限保額、精神病住院治療保障、訂明診斷成像檢測保障(較常見的如CT電腦掃描、MRI磁力共振,以及PET正電子掃描)、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病症保障、8歲後出現徵狀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保障等,若就上述項目有特別需求者,自願醫保便可能更為適合。
 
轉保時,亦建議父母留意以下3點:
 
i)保險公司會否重新核保?
保險公司一般有權要求重新核保,若為同一間保險公司,個別情況下可免重新核保,直接將現有保單續保成自願醫保的認可產品。若父母擔心重新核保的影響,需細閱保險公司之「重新核保」條款。
 
ii)轉移後可否保留折扣優惠?
不少保險公司會為客戶提供折扣或無索償獎勵,由現有保單轉移至自願醫保產品時,緊記注意優惠可否一併轉移,或會否有新優惠。
 
iii)保險公司的「轉移期」
保險公司可自由決定「轉移期」的長短。若客戶過了「轉移期」才決定轉至自願醫保,即使是同一間公司,也有可能需要終止現有保單,再重新購買新一份自願醫保。



 
雖然所有標準計劃的基本保障範圍均大同小異,但部份產品的細節仍會有所分別,例如有個別產品會提供恩恤身故賠償等額外保障,一不留神很容易忽略,所以宜「貨比三家」,謹慎為上。市面上提供保險比較的持牌網上平台,目前只有由恒昌保險集團以及保險科技公司 CoverGo 聯合推出的「myVHIS」平台,可以將最多4項產品同一時間進行比較,不論保費、保障額及各種細節條款均將以表格方式呈現,比較項目一目了然。亦獨立於任何保險公司,能夠提供全面、中立實用的資訊。




 
至於靈活計劃,所提供的額外醫療保障就更加層出不窮,消費者要避免認為大部份產品都是大同小異,可利用myVHIS使用特定的篩選條件,便可以顯示出用戶的特別需求。例如用戶想找涵蓋「住院陪床惠益」的產品,只要在界面挑選這個條件,系統即可篩選出所有相關條款的產品。其他篩選條件如意外死亡賠償、門診手術現金津貼、門診腎透析保障等等,用戶可按其需要點選,甚至可直接挑選指定保險供應商。
 
用戶亦可以按客觀的價值評分、保障評分或保費,順序排列產品,從而揀選最合心意的產品。
 
鳴謝myVHIS 自願醫保通資料提供。

Text_Clara

延伸閱讀:
  1. 自願醫保計劃懶人包|比較6大自願醫保邊間好?如何扣稅?自願醫保計劃vs傳統醫療保險分別
  2. 自願醫保扣稅攻略|扣稅多vs保費低點樣揀?比較5間保險公司自願醫保計劃教你精明投保、慳得最多

>> 讚好家庭生活易Facebook專頁,睇勻產前產後/親子食玩樂最新資訊!
5181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