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個小孩點止400萬!6個家庭理財規劃方法令財富增值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14.06.2019
曾經有人講過:「養大一個小朋友要400萬!」根據通脹,相信現在養大一個小朋友已經不止這個數目。無奈每天營營役役,物價、樓價樣樣加,人工就停滯不前無進步,究竟如何能用有限的人工、積蓄養大小朋友?就要學識以下幾個家庭理財小方法,再將積蓄變投資,那就可以一家生活更輕鬆。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2018年各區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中,家庭入息中位數為$28,000,住屋、水電、學費、交通「樣樣都係錢」,想安穩生活就要試行以下6個小方法,一家齊心自然可輕鬆面對家庭升項支出。
1. 做好預算 事事量入為出 
 
做事要成功,必先要有計劃!儲蓄一樣,要為自己做好開支預算,計算好整個家庭總收入,包括工作收入、投資收益及其他收入,再決定如何分配及使用家庭收入。然後再記下必需固定開支:住屋、水電、交通、教育、交稅、儲蓄,才把剩餘的分配作非必要的娛樂、旅行等等,最後把餘下的儲蓄、投資,盡量避免出現透支的狀況。
2. 習慣記帳 將所有支出紀錄

想準確知道自己的支出分佈,最好的方法是記帳,養成每天記幀的習慣,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將錢花在那裡,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與重複開支,亦可改掉「先使未來錢」的壞習慣,久而久之,就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支出,減少入不敷支的狀態出現。
3. 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非損耗性「不買」
 
不少家庭都習慣追求「嶄新」,凡有新推出的手提電話、小家電、電器等等,會急不及待「追新棄舊」,想增加儲蓄,首先要改變這種消費模式。勤保養家中物品以延長使用壽命,妥善保留電器單據及保養書,減少「無謂」消費,特別是價值昂貴的物品。日常消費前亦可列出清單,「需要」時才購物,減少因「平」、「減價」而大量累積存貨,堆積過久致未能使用便因過期棄掉,致因小失大,白白浪費金錢。
4. 學會金錢管理 有計劃儲蓄
 
管理金錢遠比賺取金錢來得重要,金錢管理不當,就算賺再多金錢,不懂理財、儲蓄,到頭來也白賺。在家庭理財上,必先與家人作出共識,了解家中各人的財務狀況,如有否囤積卡數或欠下過多債務,再應因面前問題及經濟環境,分配好各項開支計劃,再將剩餘的作投資及儲蓄,既可避免糾紛,亦能更積極全面管理共同財富。
5. 定下長遠財富目標 預備家庭應急儲備
 
有剩餘的金錢,可作短期或長期的投資,可應因需要及目標,選擇各類的基金。最好先為家人作長遠計劃,以免日後不幸發生意外或患病,對家庭財政帶來沉重負擔,可應因需要選擇教育基金、退休保障、醫療及危疾保險等,亦要為突發情況預留應急金錢,最好為家庭每月開支的3倍,但購買保險或作各類投資基金前,最好先檢視一下自己的可應付金額,才決定每月固定供款金額及供款年期。
6. 身教最重要 教導小朋友基本理財知識
 
現今的小朋友「飯來張口,錢來伸手」,新一代在父母寵愛下,對於金錢的概念薄弱,其實父母應從小教導他們理財的正確態度與觀念。可於日常生活上讓小朋友多接觸財務,給予小朋友理財的決策權,教導他們如何儲蓄,並分配自己的日常開支,也要正確告訴小朋友胡亂花錢會有那些惡果。從小灌輸小朋友基本理財知識,引導他們長大後對理財有正確的觀念。
8891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