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濕疹】長期濕疹大作戰 濕疹脫皮逾廿年!分享濕疹止痕大法+藥劑師建議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14.03.2024
慢性濕疹的治療之路漫長,特別是轉季時節,肌膚面對著因濕疹脫皮、紅腫及痕癢等不適問題,這種難受確是非筆墨所能形容!到底患有慢性濕疹的朋友是否只可使用「類固醇」來紓緩濕疹症狀呢?今次介紹的是8歲開始患有濕疹的Shirley,曾經以為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就等於「萬能」,直至5,6年前她終於找到有效舒緩濕疹的方法, 情況終究得以改善!

慢性濕疹自救心得 #1|年幼時已有濕疹

小時候的Shirley第一次發現自己有慢性濕疹前,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只覺得皮膚越搔越痛,更開始出現濕疹脫皮、紅疹,甚至出現出血或出水情況。「後來決定去看醫生,才知道自己原來患上慢性濕疹。慢性濕疹讓我非常煩惱,尤其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濕疹會讓我痕癢得徹夜難眠,影響睡眠質量。」

 


慢性濕疹自救心得 #2|類固醇=萬能?

Shirley因為慢性濕疹的原故,特別在轉季時節濕疹情況就更顯嚴重,「小時候不懂任何濕疹保濕產品,以為只用類固醇藥膏就可以完美對付慢性濕疹,而不知道依賴類固醇舒解濕疹脫皮或止痕等情況,可能會導致一些副作用,例如令皮膚變薄、色素沉澱等」。隨著時間的推移,Shirley知道更多關於慢性濕疹的資訊後,一直嘗試自行在坊間搜羅各種濕疹保濕產品,但很多都只有短暫的止癢效果,而且保濕度都是未如最理想。

慢性濕疹自救心得 #3|天然燕麥芯可止痕

Shirley指,後來約在5,6年前,在家庭醫生建議下轉用了成份溫和、低敏,保濕度更高的濕疹保濕產品,如含有天然燕麥芯精華的無皂潔膚露和潤膚露,除了滋潤保濕,最重要是可止痕及修復皮膚屏障,特別適合過敏濕疹皮膚。

▲ (左) Shirley濕疹情況,(右) 使用推薦濕疹無皂潔膚露及潤膚露後,明顯有改善。

慢性濕疹自救心得 #4|濕疹保濕產品推介

「我在這時開始使用一些含有天然燕麥芯精華的無皂潔膚露和潤膚露,天然燕麥芯味道令人得以舒緩和心情放鬆,想不到約4天皮膚已没那麼乾及痕,皮膚亦沒有出現過敏反應,產品溫和之餘又能有效保濕,舒緩濕疹脫皮痕癢,潤膚露早晚塗抹一次已經足夠,而且止痕效果發揮作用,自然睡眠品質也可以提升,終於可以安心地睡到天亮。」

▲ (左) Shirley濕疹情況,(右) 使用推薦濕疹無皂潔膚露及潤膚露後,明顯有改善。

慢性濕疹自救心得 #5|5年用家認證!濕疹親友同樣讚好

Shirley表示,DERMAVEEN澳洲康漾天然燕麥芯無皂潔膚露不含羊脂、防腐劑Parabens及香料等致敏成分,並含有天然燕麥芯精華,幫助減少痕癢刺激及平衡皮膚pH值等,洗澡後再用DERMAVEEN澳洲康漾天然燕麥芯潤膚露再進一步滋潤肌膚,舒緩濕疹脫皮乾燥及敏感,改善慢性濕疹效果就更顯著,價格亦非常相宜,因此安心使用至今至第5年頭!此外,她也有推薦給同樣有濕疹的兒子及弟弟使用,使用後一致認同舒緩敏感不適和濕疹症狀!

Shirley認為選擇濕疹保濕產品除了留意成分是否天然外,保濕度、減少對皮膚帶來的刺激及真正止痕亦是重要關鍵,或可向醫生查詢建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濕疹保濕產品。「我給DERMAVEEN澳洲康漾天然燕麥芯無皂潔膚露4星評分及澳洲康漾天然燕麥芯潤膚露5星滿分評分,誠意推薦給有慢性濕疹或容易過敏的人士一同使用!相信只要保持耐心和信心,濕疹情況定能得以改善。」


藥劑師講你聽 | 燕麥芯精華可修復肌膚屏障

對於濕疹人士來說,為何修復肌膚屏障是如此重要呢?註冊藥劑師戴恩儀指,濕疹人士的皮膚失去應有的天然保護功能,令皮膚出現乾燥痕癢等症狀,而濕疹人士的搔癢更會令皮膚屏障受損加劇,令皮膚更加乾燥或更容易受外來的刺激,如果加上天氣乾燥,就更容易令濕疹變得更嚴重。

想舒緩痕癢問題,使用燕麥芯精華亦有所幫助,「燕麥芯精華獲美國FDA認證,可以舒緩皮膚乾燥及痕癢問題1。此外,也有研究指出使用類固醇處理濕疹皮膚期間,燕麥芯精華有助濕疹人士減少類固醇的用量2。建議濕疹人士可以在洗澡後,使用無藥性的潤膚產品,防止肌膚水分流失,如果濕疹情況嚴重可根據醫生指示,相隔約20-30分鐘塗抹藥膏。」同時亦提醒可選擇天然、低敏,接近皮膚pH值的濕疹保濕產品,以舒緩痕癢及修復皮膚屏障。
▲DermaVeen澳洲康漾天然燕麥芯無皂潔膚露
▲DermaVeen澳洲康漾天然燕麥芯潤膚露


DermaVeen產品


資訊由讀者Shirley提供。此文由DermaVeen 澳洲康漾之製造商iNova帶給你。註冊藥劑師戴恩儀為iNova 之Senior Medical Affairs Associate。

Reference:

  1. Skin protectant drug products for over-the-counter human use; final monograph. 68FR33362.2003; June 4.
  2. Grimalt R, Mengeaud V, Cambazard F. Dermatology. 2007;214:61-7.


 
特約資訊
 

17888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