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個案迅速擴散,港大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的團隊在醫學期刊《刺針》發表文章,內容提到新型冠狀病毒在親屬間傳播率極高,曾以一內地個案作深入分析,顯示病毒入侵率高達83%。戴口罩、做好手部清潔等防疫措施外,其實大家入屋前亦要注意五點防疫小貼士,避免將病毒、細菌帶回家。

1)脫鞋入屋
鞋底是沾染病毒的高危位置,大家於入屋前應脫鞋,避免鞋底接觸屋入地板。而將鞋清潔好,應放到通風的地方並要洗手。
鞋底是沾染病毒的高危位置,大家於入屋前應脫鞋,避免鞋底接觸屋入地板。而將鞋清潔好,應放到通風的地方並要洗手。

2)更換衣物
病毒可透過物件傳播,外出時,街道上或所接觸的物件可能沾有污垢或病菌,應提防這些污垢或病菌停留在身上或依附在衣履上。將衣服清洗或掛在通風的地方最少一天。
病毒可透過物件傳播,外出時,街道上或所接觸的物件可能沾有污垢或病菌,應提防這些污垢或病菌停留在身上或依附在衣履上。將衣服清洗或掛在通風的地方最少一天。

3)正確洗手
出外回家後要立即洗手及洗臉。而衞生防護中心就教路「正確洗手五部曲」,首先用水弄濕雙手,加入梘液,揉搓雙手最少20秒(手掌 > 手背 > 指隙 > 指背 > 拇指 > 指尖 > 手腕),再用水沖洗乾淨,然後用抹手紙抹乾雙手,最後用抹手紙關上水龍頭。
出外回家後要立即洗手及洗臉。而衞生防護中心就教路「正確洗手五部曲」,首先用水弄濕雙手,加入梘液,揉搓雙手最少20秒(手掌 > 手背 > 指隙 > 指背 > 拇指 > 指尖 > 手腕),再用水沖洗乾淨,然後用抹手紙抹乾雙手,最後用抹手紙關上水龍頭。


日常生活小貼士
資料來源:消委會、衞生防護中心
Text_Fion
>> 讚好家庭生活易Facebook專頁,睇勻產前產後/親子食玩樂最新資訊!
- 使用漂白水定期清潔家具,尤其是經常接觸的地方,浴室及地板須每天用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非金屬表面可用1份(含5.25%次氯酸鈉)漂白水和99份清水混和,而金屬表面則可用70%酒精清潔消毒。使用稀釋漂白水後,須再用水清洗並抹乾;如地面、家具、衣物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如嘔吐物、糞便或呼吸道患者的痰涎),清除髒物後,須用1份(含5.25%次氯酸鈉)漂白水以49份清水稀釋消毒,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弄乾;垃圾應先包好,再放置於有蓋的垃圾桶內。垃圾桶至少每日清理一次,定期以1比49稀釋漂白水消毒。
- 妥善保養排水渠管和定期注水入U型隔氣,每星期把半公升水倒入所有排水口。保持環境衞生,預防疾病傳播,需要確保去水渠的U型隔氣儲有足夠的水。
- 沖廁時的氣流可將馬桶內的菌沖至6呎外,污染四周環境,故此大家如廁後,宜先蓋廁板再沖廁,避免讓病菌散播。
- 經常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提防唾液的細菌感染食物,例如用膳時要用公筷及公匙,以及不要與人共用飯盒及飲品。
資料來源:消委會、衞生防護中心
Text_Fion
因應香港疫情,我們除了注重個人清潔和衛生,也要定時為屋企添置防疫用品。即上健康生活易防疫專區選購家居防疫用品,時刻為抗疫作好準備!
>> 讚好家庭生活易Facebook專頁,睇勻產前產後/親子食玩樂最新資訊!
42102 次閱讀
最高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