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步入適婚年齡的女生,結婚後為了事業或想享受多幾年「二人世界」,都會將「生B計劃」押後。想做媽咪但又擔心年紀大卵子不夠健康,所以近日不少女性都選擇「雪卵」,就連鍾欣潼、容祖兒、阿Sa都齊齊雪卵,究竟雪卵過程是怎樣?是否人人都適合雪卵?即刻解構一下。

甚麼是雪卵?
女性出世時已有既定的卵子數量,隨年齡增長,卵子的數量及質素均下降,由最初有超過100萬粒,至接近更年期時,只餘下千多粒。卵子質量亦會較差,令胚胎異常機會、流產或難以成孕的機率大增,如想「做媽咪」,可考慮提早雪卵。
雪卵即冷凍卵子,醫生會透過刺激排卵,再抽取健康的卵子,然後將卵子冷藏,留待有需要時解凍使用。雪卵已得到美國生殖醫學會列作可臨牀使用,目前有超過數千名嬰兒以此方法受孕而誕生。根據數據顯示,至今未有出現增加染色體缺陷、先天異常等問題,成功率及安全性均理想。
女性出世時已有既定的卵子數量,隨年齡增長,卵子的數量及質素均下降,由最初有超過100萬粒,至接近更年期時,只餘下千多粒。卵子質量亦會較差,令胚胎異常機會、流產或難以成孕的機率大增,如想「做媽咪」,可考慮提早雪卵。
雪卵即冷凍卵子,醫生會透過刺激排卵,再抽取健康的卵子,然後將卵子冷藏,留待有需要時解凍使用。雪卵已得到美國生殖醫學會列作可臨牀使用,目前有超過數千名嬰兒以此方法受孕而誕生。根據數據顯示,至今未有出現增加染色體缺陷、先天異常等問題,成功率及安全性均理想。

雪卵過程複雜嗎?
雪卵的過程是先由醫生作身體檢查,再進行驗血及超聲波,檢查是否有隱性遺傳病。確定安全後,一般會於月經第2天開始前,每日打針注入荷爾蒙以刺激排卵,一般約需8-10日。期間由醫生定期監察卵子數量及情況,一般每邊卵巢平均會形成5-6個卵泡。待卵子成熟後,醫生便會抽取卵子出來,再交由胚胎學家進行後期的冷凍保存。
卵子會放於液化氮罐中,以-196℃穩定保存。傳統雪卵會以漸進式方法冷藏,即於數小時內將卵子逐步冷卻及脫水,惟卵子內含水分,冷藏過程易受冰晶體影響及外膜變硬,令解凍後的卵子質素參差。近年新興玻璃化冷凍技術,可在數分鐘內將卵子快速冷卻,更有效提升解凍後卵子的存活率,解凍後的受孕率可媲美新鮮卵子。
雪卵的過程是先由醫生作身體檢查,再進行驗血及超聲波,檢查是否有隱性遺傳病。確定安全後,一般會於月經第2天開始前,每日打針注入荷爾蒙以刺激排卵,一般約需8-10日。期間由醫生定期監察卵子數量及情況,一般每邊卵巢平均會形成5-6個卵泡。待卵子成熟後,醫生便會抽取卵子出來,再交由胚胎學家進行後期的冷凍保存。
卵子會放於液化氮罐中,以-196℃穩定保存。傳統雪卵會以漸進式方法冷藏,即於數小時內將卵子逐步冷卻及脫水,惟卵子內含水分,冷藏過程易受冰晶體影響及外膜變硬,令解凍後的卵子質素參差。近年新興玻璃化冷凍技術,可在數分鐘內將卵子快速冷卻,更有效提升解凍後卵子的存活率,解凍後的受孕率可媲美新鮮卵子。

我適合雪卵嗎?
20-40歲的女性,經醫生檢查身體,證實健康及可進行雪卵都可嘗試。部分年輕女士不幸患上子宮癌或乳癌,可於用藥或化療前進行雪卵,因治療過程會切除卵巢或破壞卵巢,影響卵子及日後懷孕機會。不少女生因個人原因而延遲生育計劃,或因另一半有事未能配合提供精子,都會選擇雪卵來保存卵子,以保日後仍有機會「做媽咪」。
關於雪卵……
圖片來源︰鍾欣潼IG
>> 讚好家庭生活易Facebook專頁,睇勻產前產後/親子食玩樂最新資訊!
20-40歲的女性,經醫生檢查身體,證實健康及可進行雪卵都可嘗試。部分年輕女士不幸患上子宮癌或乳癌,可於用藥或化療前進行雪卵,因治療過程會切除卵巢或破壞卵巢,影響卵子及日後懷孕機會。不少女生因個人原因而延遲生育計劃,或因另一半有事未能配合提供精子,都會選擇雪卵來保存卵子,以保日後仍有機會「做媽咪」。
關於雪卵……
最佳雪卵歲數 | 卵子的健康程度會隨年歲而減弱,根據皇家婦產科學院(RCOG)建議,雪卵黃金時期為20至37歲,而本港的婦科醫生則建議30至35歲雪卵為最佳年期。 |
卵子可存放年期? | 根據生殖科技委員會的守則,本港法例規管卵子可雪藏約10年。如果男女任何一方死亡,需要立即終止儲存。但如果申請人因患病而需要儲存精子或卵子,則可保存超過10年,直至申請人55歲。當要使用冷藏卵子時,該女士必須要有合法丈夫及有不孕的問題。 |
雪卵成功率 | 根據美國生殖醫學會指出,38歲以下女士的一顆冷凍卵子能夠成功孕育嬰兒的機率為2-12%。而雪卵成功與否與以下幾項因素有關:
|
雪卵副作用 | 抽卵前需以排卵針幫助培育卵子,女士因而有機會患上「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從而產生腹痛,亦會有噁心、肚痾、積腹水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惟副作用機率低,故無須太擔心。 |
解凍卵子 | 使用冷藏卵子時必須已婚及未能自然懷孕生產。 |
圖片來源︰鍾欣潼IG
>> 讚好家庭生活易Facebook專頁,睇勻產前產後/親子食玩樂最新資訊!
12659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