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學易喊原來係焦慮? 做齊呢6點小朋友返學易適應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18.07.2019
返學易喊原來係焦慮? 做齊呢6點小朋友返學易適應
不少幼稚園與學前班都會提早於8月中至底開學,初初上學會每天上2、3小時,又會將首數天定為「家長日」,讓家長陪伴小朋友齊齊上學,加快小朋友的適應度,減少上學焦慮問題。除此以外,家長又可以做些甚麼準備功夫,幫助小朋友盡快適應上學?


更多精彩內容:【特集】小朋友返學使乜驚 
1 / 8 頁 
小朋友都有焦慮?離開爸媽感不安
小朋友的世界入面只有父母及身邊最親的人,遇上陌生面色會表現得害怕、焦慮不安,哭泣、大叫就是他們最直接表現不安的反應。這種負面情緒經常發生在初初上學的小朋友身邊,面對四周的陌生人,他們或煩躁不安,或悶悶不樂,也有亂掉玩具、反抗吵鬧、大哭大嚷……這些反應都正表現他們的不滿。想小朋友盡快適應學校生活,那就要從現在開始減少依賴父母的「惡習」,協助他們快速接受新環境、新面色與新事物了。

更多精彩內容:【特集】小朋友返學使乜驚 
2 / 8 頁 
方法一:提早學習「Bye-Bye
「離開父母」是小朋友上學面對的最大難題,長年習慣依賴父母的小朋友,在父母身上才得到安全感,一旦分離就會產生焦慮。所以父母可提早教小朋友甚麼是「Bye-Bye」,試試找天跟小朋友分開,並事先協定回來的時間,中途千萬別提早出現,同時要遵守回來的承諾,不要「遲到」,離開前記住跟小朋友講「Bye-Bye(再見)」,讓他們知道原來「再見」代表分開,但父母是個按時回來,這可減低他們的不安,在上學前多試幾次,他們就會開始習慣而變得安心。

更多精彩內容:【特集】小朋友返學使乜驚 
3 / 8 頁 
方法二:攜同心愛物品
小朋友的依賴並非只集中於父母身上,長年陪伴的「枕頭」、「被子」、手帕都可以是他們的安全感來源。在得到老師批准下,於初上學的日子可以攜同一件小朋友最心愛的物品一同回校,並將之放在書包內,雖然小朋友在上課時未必可拿出來玩或陪伴,但他們知道心愛之物就在身邊,也會頓覺安心點,可減低他們抗拒上學的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特集】小朋友返學使乜驚 
4 / 8 頁 
方法三:多講有關「上學」的故事
小朋友愛聽故事,會從故事上學懂自理、社交等課題,所以父母可於上學前,找些與上學有關的故事書,讓小朋友從中理解「甚麼是上學?」、「究竟上堂是怎樣」等等,令他們掌握到大概上學情況,到真正上學就不會過分抗拒。

更多精彩內容:【特集】小朋友返學使乜驚 
5 / 8 頁 
方法四:切勿責怪小朋友
如遇到小朋友抗拒上學,或在學校哭鬧不止,父母也要控制自己情緒,別責怪小朋友,也別說些負面說話,如「唔准再喊,個個返學都唔喊剩係你喊」、「你睇你幾曳,其他小朋友乖過你」等,這樣會令小朋友更害怕及抗拒上學,安全感更為薄弱。應耐心以溫和的語調向小朋友解釋要上學的原因及上學過程,提升他們的安全感。

更多精彩內容:【特集】小朋友返學使乜驚 
6 / 8 頁 
方法五:培養自理及社交能力
入學前先培養小朋友的自理能力,訓練他們獨立處事,如去廁所、吃飯、收拾玩具等等,提高自理能力,會更容易融入學校生活;另外,亦要多帶小朋友外出,增加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見到新面孔時,可鼓勵他們主動與他人打招呼,提高社交能力,有助上學時結交新朋友。

更多精彩內容:【特集】小朋友返學使乜驚 
7 / 8 頁 
方法六:盡早戒片及學習如廁
學前班最早可於2歲入學,而幼稚園則為2歲8個月,部分學校會要求小朋友於開學前「戒片」。父母最好在入學前兩個月開始,訓練小朋友如廁,亦可教導小朋友於固定時間去PooPoo,懂得自行如廁有助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會抗拒學校的如廁方式,對於學校更有安全感。

更多精彩內容:【特集】小朋友返學使乜驚 
8 / 8 頁 
81630 次閱讀